熱烈慶賀王姝博士在2020年醫學3D打印技術與臨床應用全國創新大賽中斬獲二等獎(一等獎一名,二等獎3名)。
王姝博士的參賽題目為基于仿生智能材料的適用于射頻消融手術的 3D 打印變色軟體心臟模型制造,經過中國工程院戴尅戎院士領銜,包含醫、工、商領域的專家評審團隊嚴格賽選,斬獲工程技術組二等獎。
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技術,以數字技術為支撐,通過柔性化的產品制造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滿足無限豐富的個性化產品制備需求,是制造技術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在生物醫學領域,3D打印技術可用于制備個性化手術工具、骨關節假體、口腔器械、康復支具、藥物、組織以及活性類器官等,已在骨科、口腔科、五官科、肝膽外科、神經外科、血管外科、康復科、醫學實驗等領域得到應用,大型醫院建立醫學3D打印技術科室服務于臨床已成為醫學發展的新趨勢。
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3D打印創新研究中心發起,聯合行業協會、聯盟、科研機構等共同舉辦的本次醫學3D打印技術與臨床應用全國創新大賽,旨在鼓勵醫學3D打印技術與臨床應用領域的創新與創業,促進相關產業發展,推廣其臨床轉化應用,培養更多3D打印醫工復合人才。
指導單位:
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3D打印醫學應用專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3D打印創新研究中心、數字醫學臨床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醫學3D打印臨床轉化工程研究中心
參賽主題
1、醫學3D打印技術(材料、裝備、軟件)
2、醫學影像與人工智能算法(裝備,成像原理、影像后處理等)
3、3D打印個性化醫療器械的研發(術前模型、手術導板、假體植入、個性化支具、個性化手術器械)
4、3D打印技術醫學應用案例(骨科、口腔、整形、康復、組織工程、藥物、細胞打印等)
5、生物3D打?。阂陨锎蛴榧夹g基礎,提出一種方案,或者是已經實施的方案和案例,創造性的構建體外組織器官或者類似物(如骨、軟骨、角膜等)。參賽創新點可以是一種新材料;或者對現有材料的改進,一項新的打印工藝,一種新的應用;或者一種打印技術的改進。
評審標準
由中國工程院戴尅戎院士領銜,包含醫、工、商領域的專家評審團隊,秉承“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對每份參賽內容進行專業評估。
1、45%創新性
作品具有原創性與獨立思考的特征,而非簡單復制已有研究成果。
2、35%科學性
具備一定的科學性,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可以是對現有技術的改良或是在技術方向上的探索。
3、20%應用性
具備一定的可推廣性或可產業化,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價值。
附獲獎名單: